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腿不正常吗?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腿不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腿不直是很正常的情况,婴儿腿一般到一周岁左右就逐渐恢复正常了,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腿不直,属于病理现象,四处求医,甚至有家长用捆绑式的方法,把宝宝的腿弄直,这样是不对的,不但不能矫正腿部,还可能影响到宝宝髋关节的发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总胆红素高要紧吗

新生儿总胆红素高是否要紧需结合具体数值和临床表现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黄疸无需过度干预,少数病理性情况需及时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是常见现象,与胎儿期红细胞破坏增多、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有关。胆红素水平在出生后5-7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时通常无风险。此阶段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排便,适当日光照射帮助胆红素代谢。母乳喂养儿可能因母乳性黄疸持续较久,但很少导致严重后果。

当胆红素值超过安全阈值或存在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时,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头颅血肿的新生儿更需警惕。病理性黄疸往往进展迅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伴随嗜睡或拒奶等症状时,需立即接受蓝光治疗甚至换血疗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新生儿黄疸范围是否超过躯干,记录进食量与精神状态变化。出生后72小时内出院者应遵医嘱复查胆红素,避免漏诊迟发型高胆红素血症。哺乳母亲可暂停母乳3天鉴别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但无须停止母乳喂养。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脱水加重黄疸,出现异常肤色加深、肢体僵硬等表现时须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