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肠息肉切除术后腹痛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肠息肉切除术后腹痛腹泻可能与手术刺激、肠道菌群紊乱、饮食不当、术后感染、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术后初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减少肠道负担。避免高纤维、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防止加重腹泻。随着症状缓解逐步过渡到低渣软食,如烂面条、土豆泥等。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消化压力。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分次少量饮用。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稀释液或米汤,避免含糖饮料刺激肠道。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肠痉挛。注意防止烫伤,热敷后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恢复。避免在创面未愈合时直接压迫手术部位。配合腹式呼吸练习有助于减轻腹胀不适。
4、遵医嘱用药
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匹维溴铵片缓解肠痉挛。禁止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症状。抗生素需严格按处方使用,避免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剧烈腹痛或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可能与术后出血、肠穿孔或严重感染有关。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腹部CT等检查评估情况,必要时进行内镜止血或抗感染治疗。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保持肛门清洁干燥。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复查时供医生参考。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2周后过渡到正常饮食。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体重下降,需复查肠镜排除其他病变。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