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6岁宝宝中暑发烧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流失、体温调节障碍等原因引起。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儿童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于阳光直射或密闭高温环境,可开启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至26摄氏度以下。若户外活动时出现症状,需寻找树荫等遮阳区域休息。
2、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可将退热贴敷于额头辅助降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温水浴,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
3、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次50-100毫升,间隔15-20分钟补充一次。观察排尿情况,若4小时内无排尿需警惕脱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防止胃肠痉挛。可适当食用西瓜、黄瓜等高水分水果。
4、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土豆等食物。若出现呕吐需暂禁食2-4小时,呕吐缓解后从少量米汤开始逐步恢复进食。
5、遵医嘱用药
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专用退热药。中暑伴电解质紊乱时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成人退热药物,用药后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家长需保持儿童卧床休息,持续监测体温、脉搏和意识状态。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日常预防应注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佩戴遮阳帽并每20分钟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家中可常备口服补液盐和儿童退热药物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