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40天婴儿下嘴唇发抖怎么办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40天婴儿下嘴唇发抖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40天婴儿下嘴唇发抖可能与生理性震颤、低钙血症、低血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可通过保暖补钙、调整喂养、医疗检查等方式干预。

1. 生理性震颤: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肌肉颤动,表现为短暂嘴唇发抖。家长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包裹婴儿增加安全感,通常数周内自行缓解。

2. 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或喂养不足可能导致血钙降低。建议家长增加母乳喂养频次,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必要时检测血钙水平。

3. 低血糖:

喂养间隔过长或摄入不足可能引发血糖降低。家长需按需喂养,观察是否伴随嗜睡、出汗,紧急时可喂食5%葡萄糖水并就医。

4. 神经异常:

若发抖持续超过1分钟或伴随眼球震颤,可能与脑损伤有关。需儿科神经专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脑电图或头颅影像学评估。

家长应记录发抖发作时间与频率,避免过度包裹导致过热,母乳喂养母亲需保证钙质摄入,持续发作或伴随哭声异常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哪些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症状和终末期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声音嘶哑等。

1、早期表现

常见疲劳嗜睡和怕冷,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可能出现非凹陷性颜面水肿。

2、代谢症状

体重异常增加但食欲减退,伴有便秘等胃肠蠕动减慢表现,血清胆固醇水平往往升高。

3、神经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与记忆力明显减退,部分患者出现抑郁情绪,跟腱反射松弛期延长是特征性体征。

4、终末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粘液性水肿昏迷,伴随低体温和心动过缓,皮肤呈现蜡黄色且粗糙增厚。

确诊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日常需注意保暖并保证碘摄入,出现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