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咳嗽咳的喘不上来气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氧疗、利尿剂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气道炎症,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阻塞气道。表现为咳嗽伴黄痰、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2、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引发支气管痉挛,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多在夜间发作伴哮鸣音,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控制症状。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不可逆狭窄,活动后气促加重。典型表现为桶状胸和长期咳痰,常用噻托溴铵粉雾剂、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茶碱缓释片改善通气。
4、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淤血,平卧时咳嗽气短显著。伴随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应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减轻心脏负荷。
建议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湿度适宜,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口唇紫绀需立即就医。
六岁儿童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建议家长及时就医评估感染类型后规范用药。
1、抗生素类细菌性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完成全程用药。
2、对症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缓解发热鼻塞症状,家长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与其他退热药重复使用。
3、抗病毒类确诊流感时可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家长需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给药,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监测。
4、中成药类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改善咳嗽症状,家长需关注服药后大便性状变化,避免与西药同服间隔1小时。
呼吸道感染期间家长应保证孩子每日饮水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物理降温,若出现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