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肌肉拉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肌肉拉伤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肌肉拉伤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渐进性肌力训练、柔韧性练习、功能性活动恢复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过度、热身不足、动作错误、肌肉疲劳、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固定患处,减少肌肉收缩和牵拉。严重拉伤可能需要支具或拐杖辅助行走,制动时间根据损伤程度持续3-7天。早期制动有助于减轻出血肿胀,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2、冷敷热敷

损伤后24-48小时内每2小时冷敷15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冷热交替敷法能缓解疼痛,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热敷时可配合轻柔按摩,方向需沿肌纤维走向进行。

3、渐进性肌力训练

疼痛缓解后开始等长收缩练习,如静态绷紧受伤肌肉。2周后加入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离心收缩。恢复后期可采用器械训练,负荷从30%最大肌力逐步提升。训练中保持无痛原则,单次训练不超过15分钟。

4、柔韧性练习

伤后1周开始被动牵拉,由他人辅助完成关节活动。2周后过渡到主动静态拉伸,每个动作维持20秒。恢复期加入动态拉伸,如摆腿、绕肩等动作。拉伸前需充分热身,避免弹震式拉伸导致二次损伤。

5、功能性活动恢复

肌力恢复70%后模拟专项运动动作,如跑步者进行弓步转体。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从慢走到快走过渡到慢跑。最后阶段加入变向、急停等爆发力训练。全程需监测疼痛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并就医评估。

康复期间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补充瘦肉、鱼类或豆制品促进肌纤维修复。避免酒精及高糖饮食加重炎症。恢复运动时穿戴专业护具,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若训练后持续肿胀或夜间疼痛,应及时复查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损伤。完全康复需4-8周,具体时间因损伤程度而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两岁宝宝缺钙怎么补

两岁宝宝缺钙可通过饮食调整、补充剂、阳光照射、改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方式补充。缺钙通常由饮食不均衡、维生素D缺乏、消化吸收不良、生长发育过快、疾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奶酪、酸奶、豆腐、芝麻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蘑菇等,促进钙的吸收。避免过多摄入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2、补充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常见的钙剂包括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剂量需根据宝宝体重和缺钙程度调整。维生素D补充剂如维生素D3滴剂,每日剂量通常为400-800国际单位。 3、阳光照射:每天带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温和的时段,每次15-30分钟,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直射。 4、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骨骼发育。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跃等,增强骨骼强度。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影响视力发育。 5、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监测血钙、骨密度等指标,评估补钙效果。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补钙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关注宝宝是否有缺钙相关症状,如夜惊、多汗、枕秃等,及时就医。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定期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补钙方案,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