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血液病与脾脏存在密切关联,脾脏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或加重血液系统疾病,部分血液病也会导致脾脏病理改变。
脾脏作为人体最大淋巴器官和血液过滤器,在红细胞代谢、免疫调节及血小板储存中起关键作用。脾功能亢进时过度破坏血细胞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异常,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可直接浸润脾脏引起脾肿大,骨髓纤维化患者脾脏会代偿性造血。脾切除术后可能因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或因血小板清除减少引发血栓性疾病。
某些血液病与脾脏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如地中海贫血患者脾脏因长期代偿溶血而肿大,肿大的脾脏又进一步加剧贫血程度。原发性脾淋巴瘤等疾病则直接起源于脾脏淋巴组织。脾脏还是某些血液病诊疗的重要指标,毛细胞白血病患者脾脏穿刺有助于确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评估脾脏大小。
建议血液病患者定期进行脾脏超声检查,出现左上腹疼痛、早饱感应警惕脾脏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肿大的脾脏破裂,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脾功能异常导致的感染风险。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但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应限制富含铁质食物以免加重铁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