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小宝宝咳嗽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调整睡姿、拍背排痰、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浴室蒸汽缓解气道干燥,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2、调整睡姿将婴儿床头抬高15度,采用侧卧位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
3、拍背排痰手掌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2-3分钟,进食后1小时内避免操作,家长需注意力度控制。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过敏因素需用氯雷他定糖浆,痰液粘稠时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
持续咳嗽超过72小时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时,家长应立即携带患儿就诊儿科或呼吸科,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新生儿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更换水解奶粉等方式干预。
1. 喂养不当喂养过量或过频可能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汤样。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哺乳后竖抱拍嗝,必要时暂时减少单次喂奶量。
2. 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导致未消化乳糖积聚,引发渗透性腹泻,大便酸臭带泡沫。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或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过渡。
3. 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损伤肠黏膜,伴随发热、呕吐症状。需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药物。
4. 牛奶蛋白过敏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异常反应导致黏液血便,可能合并湿疹。家长需立即停用普通配方奶,在医生指导下换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尿量,每次便后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持续水样便超过6次或出现嗜睡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