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手足口病丝瓜能不能吃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丝瓜能不能吃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患者一般能吃丝瓜,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丝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补充营养和促进康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患病期间可能出现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等症状。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其柔软的质地适合口腔溃疡患者食用。将丝瓜去皮切块后清蒸或煮汤,可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丝瓜中的皂苷类物质和黏液蛋白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维生素C和钾元素可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

需避免食用未煮熟的丝瓜或过量摄入。生丝瓜含有微量毒素,可能加重胃肠负担。部分患者可能对丝瓜过敏,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患病期间消化功能较弱,丝瓜性凉,单日食用量建议控制在100-150克。若出现腹泻或皮疹加重等情况应停止食用。

手足口病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多补充水分。除丝瓜外,可适量食用冬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菜。避免辛辣、坚硬或过咸食物刺激口腔溃疡。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吸痰对婴儿有什么危害

吸痰对婴儿的危害主要包括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风险增加、缺氧风险、心理应激反应以及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医疗操作,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

1、黏膜损伤

吸痰管反复摩擦可能损伤婴儿鼻腔或气管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尤为娇嫩,操作力度过大可能引发出血,表现为吸痰后痰中带血丝。建议使用硅胶材质吸痰管,操作时动作轻柔,单次吸引时间控制在5秒内。

2、感染风险

侵入性操作可能将病原体带入下呼吸道,增加肺炎发生概率。消毒不彻底的吸痰设备可能传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临床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引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早产儿等免疫力低下群体更需谨慎。

3、缺氧风险

负压吸引可能暂时阻断气道通气,诱发血氧饱和度下降。早产儿肺功能发育不全者可能出现面色青紫、心率下降等缺氧表现。建议吸引前预充氧,采用间歇吸引法,全程监测血氧和心率,单次吸引间隔不少于30秒。

4、心理应激

操作刺激可能引发婴儿剧烈哭闹,导致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反复操作可能建立条件反射性恐惧,表现为接触器械时出现呼吸暂停。建议操作前用安抚奶嘴缓解焦虑,术后及时进行肌肤接触安抚。

5、操作并发症

误入食管可能引起腹胀呕吐,过深插入可能刺激喉痉挛。不规范的鼻腔吸引可能导致筛骨损伤。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新生儿采用8-10Fr规格吸痰管,深度不超过鼻尖至耳垂距离。

家长发现婴儿痰液堵塞时,可先采用拍背排痰法:将婴儿俯卧于大腿,手掌空心由下向上轻拍背部。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哺乳后竖抱拍嗝。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肋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观察婴儿口周是否发青、喂养时有无呛咳等异常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