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泌尿外科 > 肾结石

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怎么办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因素、遗传等因素引起。

1、药物排石

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增加尿量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治疗期间需配合大量饮水及适度运动,但需警惕药物过敏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该方法无需切口,但可能引起血尿或肾周血肿。碎石后需增加水分摄入并过滤尿液观察碎石排出情况,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

3、输尿管镜碎石

输尿管镜碎石通过尿道置入内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方式粉碎结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尤其适合体外碎石失败者。术后可能发生输尿管穿孔或狭窄,需短期留置双J管维持输尿管通畅。

4、经皮肾镜取石

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的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直接取出结石。该方法结石清除率高,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并监测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时需及时处理。

5、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现已少用,仅适用于合并严重解剖畸形或其他方法失败的病例。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切开取石或肾盂切开取石,需注意术后吻合口狭窄及感染问题。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开放手术已逐渐被腔镜技术替代。

左侧输尿管结石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等。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但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或CT评估结石清除情况,长期随访可预防复发。存在代谢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饮食调整及药物预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肱骨受损是什么意思啊

肱骨受损是指肱骨(上臂骨)因外伤、疾病或劳损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常见表现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肱骨受损可能由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慢性劳损、感染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类型后针对性治疗。

1、外伤性骨折

直接撞击、跌倒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肱骨骨折,表现为剧烈疼痛、畸形和无法活动。需通过X线或CT确认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药物包括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辅助愈合,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2、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易引发肱骨病理性骨折,中老年人群多见,可能伴随身高变矮或脊柱变形。双能X线吸收法可评估骨密度,基础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严重者需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或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日常需增加日照和抗阻运动。

3、骨肿瘤

原发性骨肉瘤或转移瘤可破坏肱骨结构,表现为夜间痛、局部包块。MRI和病理活检可明确性质,良性肿瘤行刮除术,恶性肿瘤需综合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和甲氨蝶呤片。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4、慢性劳损

重复性应力导致肱骨骨膜炎或应力性骨折,常见于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表现为活动后隐痛。超声检查可见骨膜增厚,治疗以休息、理疗为主,疼痛持续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调整运动姿势和负荷是关键预防措施。

5、骨髓炎

细菌感染引发肱骨炎症,多伴随发热和局部红肿热痛。血培养和穿刺活检可确诊,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6-8周,严重骨质破坏需清创手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

肱骨受损后应避免患肢负重,骨折愈合期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力,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每年复查骨密度,肿瘤术后患者需按计划完成辅助治疗。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出现异常疼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