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儿童支气管黏膜受病原体感染或理化刺激后,可能出现发热、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咳嗽

咳嗽是儿童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伴随黄白色黏痰。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7-10天,细菌感染可能延长至2周以上。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60%左右,避免冷空气刺激。若咳嗽影响睡眠或伴随高热,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2、喘息

约30%患儿会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时喉部发出哨鸣音,多因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阻塞导致。轻度喘息可通过多饮温水、拍背排痰缓解,严重时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若出现鼻翼扇动或胸骨上窝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应立即就医。

3、发热

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体温可达38.5℃以上,病毒性感染多为低热。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每4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伴有精神萎靡需警惕肺炎可能。

4、肺部体征

医生听诊可闻及肺部哮鸣音或湿啰音,严重者出现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可见支气管纹理增粗,但通常无肺实质浸润影。急性期需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患儿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排除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5、全身症状

部分患儿伴随食欲减退、烦躁哭闹、睡眠障碍等表现。可适量食用雪梨炖冰糖、白萝卜蜂蜜水等润肺食疗方,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家长需记录症状变化,复诊时提供完整的病情发展信息。

儿童支气管炎恢复期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卧室温度维持在20-22℃。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海鲜等易过敏食物。急性症状缓解后,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建议每半年进行肺功能评估,反复发作患儿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便秘,帮宝宝排完后一晚上不吃奶

宝宝便秘排完后一晚上不吃奶可能与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腹部不适或喂养方式调整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适当调整饮食并保持腹部保暖,必要时就医排查消化系统问题。

1、胃肠功能恢复

便秘后肠道蠕动可能暂时减缓,排便虽完成但胃肠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家长可轻柔按摩宝宝腹部(顺时针方向),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少量多次喂温水帮助消化。若持续12小时以上拒食,需警惕脱水风险。

2、腹部不适残留

便秘可能伴随腹胀或轻微肠痉挛,即使粪便排出后不适感仍会持续。家长可将宝宝竖抱拍嗝,用温毛巾热敷腹部缓解痉挛。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等疼痛表现,此类情况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3、喂养方式问题

配方奶浓度过高、辅食添加过早或奶嘴孔径不合适均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家长应检查奶粉冲泡比例,6个月内婴儿避免添加辅食,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母乳喂养妈妈需减少高脂高蛋白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4、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严重便秘可能引发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导致吃奶后腹痛拒食。家长可尝试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伴随腹泻、肛周红肿时需排查过敏性肠炎,必要时检测大便还原糖含量。

5、病理性因素

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表现为顽固性便秘伴喂养困难。若宝宝同时出现体重不增、呕吐胆汁样物或腹部膨隆,需急诊排除肠梗阻。此类情况需通过钡灌肠造影、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

家长应记录宝宝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进食量,便秘期间可适当增加苹果泥、西梅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避免自行使用开塞露或泻药,持续24小时拒食或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须立即就医进行电解质检查和营养支持。母乳喂养妈妈需保持饮食清淡,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