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实验室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抗凝治疗效果,正常参考范围为0.8-1.2。
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通过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计算得出,反映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该指标对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剂量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数值升高提示凝血功能减弱,数值降低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检测时需采集静脉血,采用国际敏感度指数校准的试剂,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饮食、肝功能等。临床中常用于心房颤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抗凝管理,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动态监测。
日常监测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时,应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突然大量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抗凝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复诊,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