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胰腺炎

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熊革
熊革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胰腺炎是胰腺发生炎症的疾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其发生与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
1、胰腺炎的病因
胰腺炎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和病理等多方面因素。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遗传性胰腺炎与基因突变有关。
- 环境因素:长期饮酒、高脂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
- 生理因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增加胰腺负担,诱发炎症。
- 外伤:腹部外伤或手术可能导致胰腺损伤,引发炎症。
- 病理因素: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胰腺炎。
2、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胰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
- 药物治疗:
1. 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腹痛。
2. 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如头孢类、喹诺酮类。
3. 胰酶替代剂:帮助消化,如胰酶胶囊。
- 手术治疗:
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于清除胆道结石。
2.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适用于重症胰腺炎。
3. 胆囊切除术:针对胆源性胰腺炎。
- 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低脂、低糖、高蛋白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 戒酒戒烟:减少对胰腺的刺激。
3.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3、胰腺炎的预防与管理
预防胰腺炎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胆道疾病、高血脂等问题。
-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 戒酒限酒:酒精是胰腺炎的重要诱因,需严格控制。
- 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降低胰腺负担。
胰腺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健康。预防胰腺炎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是什么情况

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是指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代谢失衡,可能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限制水分摄入、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等方式干预。

1、高钾血症

尿毒症患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血钾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高钾血症常伴随肌肉无力、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摄入,紧急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胰岛素联合葡萄糖静脉输注或聚苯乙烯磺酸钠散等药物降钾,严重者需血液透析。

2、低钠血症

水分潴留或利尿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血钠浓度降低,引发头痛、嗜睡甚至抽搐。低钠血症需根据病因调整水分摄入量,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高渗盐水,同时监测血钠变化。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避免快速纠正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3、代谢性酸中毒

肾脏酸化功能障碍使酸性物质蓄积,表现为呼吸深快、乏力。可通过补充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严重者需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同时限制高蛋白饮食减少酸性产物生成,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

4、高磷血症

磷排泄障碍导致血磷升高,可能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需限制含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摄入,餐中嚼服碳酸钙片或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必要时使用拟钙剂西那卡塞调节钙磷代谢。

5、低钙血症

活性维生素D合成不足及高磷血症共同导致血钙降低,可能出现手足抽搐。治疗需补充碳酸钙D3片或骨化三醇胶丸,同时控制血磷水平。定期监测血钙磷乘积,避免软组织钙化,严重低钙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尿毒症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和出入量平衡,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和高钾蔬果。规律透析治疗者应记录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出现肌肉无力、心律不齐等紧急症状时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配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定期检测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和透析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