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外耳道充血引起耳鸣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外耳道充血引起耳鸣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延忠
李延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外耳道充血引起耳鸣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炎治疗、改善微循环、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外耳道充血通常由感染、外伤、过敏反应、耵聍栓塞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外耳道分泌物,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掏耳。感染性充血需配合硼酸酒精滴耳液消毒。

2、抗炎治疗

细菌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真菌感染选用克霉唑溶液。过敏性充血需口服氯雷他定,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

3、改善微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片剂可增加耳部血流,甲钴胺营养神经。伴有眩晕者可短期服用倍他司汀。

4、病因治疗

耵聍栓塞需专业器械取出,外伤性充血需修复鼓膜。长期反复发作者应排查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及耳机使用,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B族,若两周无改善需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通过ct能判断鼻窦感染真菌吗

CT检查可以辅助判断鼻窦真菌感染,但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有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内高密度影、骨质破坏等特征。

1、黏膜增厚

真菌感染常导致鼻窦黏膜不均匀增厚,CT显示为窦壁软组织密度影,可能伴有黏膜强化表现。曲霉菌感染多见上颌窦黏膜波浪状增厚。

2、高密度影

窦腔内可见点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这是真菌菌丝钙化或金属离子沉积的典型表现。毛霉菌感染可能出现窦腔内特征性的"真菌球"影像。

3、骨质改变

侵袭性真菌感染可显示窦壁骨质侵蚀或破坏,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

4、伴随征象

可能伴有窦腔积液、气液平面等非特异性表现。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常见多个鼻窦受累及息肉形成。

建议出现鼻塞、头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除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进行鼻内镜检查和真菌培养以明确诊断。日常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霉变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