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跟骨骨折多少天可以走?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跟骨骨折多少天可以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跟骨骨折后一般需要8-12周才能尝试行走,具体恢复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人康复情况有关。

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骨折,采用石膏固定保守治疗的患者,通常需严格制动6-8周。拆除石膏后需通过X线确认骨痂形成情况,再开始部分负重训练,从双拐辅助过渡到单拐,最终实现完全负重行走,此阶段约需2-4周。若骨折涉及关节面或存在明显移位,手术内固定后需延长制动时间至8-10周,术后康复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逐步增加负重强度,完全恢复行走功能可能需12周以上。康复期间过早负重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关节面塌陷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初期可通过踝泵运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维持下肢肌力,后期配合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避免剧烈运动或意外跌倒导致二次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能提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指标是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指标可通过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CT检查等方式评估。该疾病可能与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血症、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腹部压痛等症状。 1、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通常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该指标在发病后6-12小时内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监测血清淀粉酶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2、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水平升高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其特异性高于血清淀粉酶。该指标在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上升,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较长。血清脂肪酶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 3、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水平在急性胰腺炎中显著升高。该指标在发病后6-12小时内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4、白细胞计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的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通常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监测白细胞计数有助于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病情的变化。 5、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诊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金标准。CT图像可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变化,以及胰腺周围积液、坏死区域等特征性表现。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酒精摄入。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