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胰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血症、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
1、胆道疾病:胆结石、胆道感染等可能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酶激活后引发胰腺炎。治疗需控制胆道感染,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探查术。
2、酒精摄入: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胰腺细胞损伤,胰酶分泌异常。戒酒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需补充维生素B1、B6等营养支持。
3、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可增加胰腺负担,诱发胰腺炎。治疗需控制血脂水平,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等。
4、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引发胰腺炎症。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阿莫西林500mg等,同时对症处理发热等症状。
5、药物:某些药物如硫唑嘌呤、雌激素等可能诱发胰腺炎。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40mg、生长抑素等药物保护胰腺。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以低脂、低糖、高蛋白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消化功能恢复。护理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有什么

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胰腺坏死、胰周积液和胰腺假性动脉瘤等。 1、胰腺假性囊肿:急性胰腺炎后,胰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囊性结构,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裹。假性囊肿可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或破裂。治疗上,小囊肿可观察,大囊肿需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 2、胰腺脓肿:胰腺炎后胰腺组织坏死感染形成脓腔,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加重、白细胞升高等。脓肿需及时行CT引导下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 3、胰腺坏死:胰腺组织大面积坏死,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坏死组织可能继发感染,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或胰腺切除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 4、胰周积液:胰腺炎后胰液渗出积聚在胰周间隙,可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多数积液可自行吸收,量大时需穿刺引流。预防复发需控制胰腺炎病因,如戒酒、控制血脂等。 5、胰腺假性动脉瘤:胰腺炎后炎症侵蚀血管壁形成假性动脉瘤,可破裂导致大出血。治疗需行血管造影栓塞或手术切除。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再出血。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需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急性期需禁食,恢复期应低脂低蛋白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运动方面,恢复期可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增强体质。同时需定期复查,监测胰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