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胸腔积液可能由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结核性胸膜炎等原因引起。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能导致体循环淤血,使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出至胸膜腔。患者常伴有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必要时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
2、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发炎性渗出,形成 parapneumonic effusion。多伴随发热、咳黄痰。需完善痰培养,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福平胶囊抗感染,严重者需胸腔穿刺引流。
3、恶性肿瘤
肺癌或转移瘤侵犯胸膜时,可因淋巴回流受阻或肿瘤血管渗漏导致血性积液。常见消瘦、咯血。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采用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化疗。
4、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漏入胸膜腔。可见眼睑浮肿、腹水。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限制每日饮水量,同时治疗原发病如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
5、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可引起渗出性炎症,形成草黄色积液。典型症状包括午后低热、盗汗。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三联抗结核,疗程6-9个月。
胸腔积液患者应保持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需高蛋白低盐,适量补充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避免剧烈咳嗽,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时需立即复查胸部CT。结核患者须严格完成全程化疗,家属应协助监督用药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