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止咳糖浆应该怎么喝?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止咳糖浆应该怎么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止咳糖浆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服用时应注意剂量、用药时间及禁忌症。儿童咳嗽可能由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引起,不同病因对应的用药方案存在差异。

1. 剂量控制

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调整剂量,使用药品附带的专用量杯或滴管精确量取。常见的小儿止咳糖浆如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愈创甘油醚糖浆等,均需避免超量服用。2岁以下婴幼儿用药须经医生评估,部分糖浆含麻黄碱成分可能引发心悸等不良反应。

2. 用药时机

建议在饭后30分钟服用,减少胃肠刺激。夜间咳嗽严重者可睡前给药,但含镇静成分的复方制剂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不宜长期使用。急性咳嗽一般连续用药不超过5天,慢性咳嗽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3. 服用方法

直接口服避免稀释,服用后15分钟内禁饮水和进食以保证药效。对于抗拒服药的儿童,可将糖浆置于舌根处快速咽下。注意区分祛痰型与镇咳型糖浆,如氨溴索口服溶液需配合拍背排痰,而右美沙芬制剂适用于干咳无痰情况。

4. 禁忌事项

糖尿病患儿慎用含蔗糖制剂,可选择无糖型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哮喘发作期禁用中枢性镇咳药,过敏体质者需排查糖浆中的防腐剂和色素成分。避免与含抗组胺药的感冒药同服,防止药物过量。

5. 不良反应监测

用药后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皮疹或胃肠不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能引起轻微腹泻。如咳嗽伴随发热、喘憋或痰中带血,应立即停药就医。储存时注意避光防潮,开瓶后超过1个月未用完应丢弃。

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鼓励患儿多饮温水稀释痰液。咳嗽期间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6岁以上儿童可含服蜂蜜缓解夜间干咳。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须及时进行胸部X线或过敏原检测。日常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等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7个月宝宝3天没拉大便怎么办

7个月宝宝3天没排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可能与饮食结构改变、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先天性巨结肠、肛周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南瓜泥、西梅泥等促进肠蠕动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米粉等低渣食物。每日辅食中蔬菜水果应占三分之一以上。

2、腹部按摩

家长可用掌心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需轻柔缓慢,配合屈腿运动帮助肠道蠕动。注意避开喂奶后1小时内进行,按摩时观察宝宝表情,出现哭闹应立即停止。

3、补充水分

在两餐之间给宝宝喂20-30毫升温开水,母乳喂养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夏季或发热时需额外补充水分,可使用喂药器少量多次喂水。注意观察尿量,若尿量减少或尿色深黄提示需增加补液量。

4、使用益生菌

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使用时需用40℃以下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注意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开封后需冷藏保存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完毕。

5、就医检查

若伴随呕吐、腹胀、哭闹不安、血便等症状,或超过5天未排便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肛门指检、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确诊后可采取开塞露通便、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治疗措施。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次数及性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若宝宝精神状态良好、进食正常,可继续观察1-2天,期间可用棉签蘸取植物油轻柔刺激肛门促进排便。持续便秘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