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心脏增大主动脉瓣钙化是指心脏体积异常扩大伴随主动脉瓣膜组织出现钙盐沉积的病理状态,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瓣膜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
1、病理机制
主动脉瓣钙化是瓣膜组织在长期机械应力或炎症刺激下发生的异位钙化,钙盐沉积导致瓣膜增厚、弹性下降。心脏增大则多因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引发心肌代偿性肥厚,后期发展为心室腔扩张。两者并存时可能加速心功能恶化。
2、常见病因
高血压未控制可同时导致左心室肥厚和瓣膜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瓣环钙化;老年退行性变是65岁以上患者主要病因。风湿性心脏病遗留的瓣膜损害也可能继发钙化。
3、典型症状
早期可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主动脉瓣狭窄时可有心绞痛、晕厥;关闭不全者常有心悸、脉压差增大。心脏扩大严重时可出现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体征。
4、诊断方法
心脏彩超能准确测量心腔大小及瓣膜钙化程度,胸部X线可见心影增大和瓣膜区钙化影。心电图可能显示左心室高电压或劳损,冠脉CTA有助于鉴别是否合并冠心病。
5、干预措施
轻度病变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延缓进展。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需考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脏显著扩大合并心衰者需规范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所有患者均应定期随访心功能。
确诊后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每次不超过30分钟。戒烟并控制体重,血压应维持在130/80mmHg以下。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