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如何把血糖降下来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把血糖降下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升高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心理调适等方式控制。血糖升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避免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避免久坐,适当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班、爬楼梯。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1mg,每日一次、胰岛素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血糖,调整用药方案。
4、血糖监测:使用家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5、心理调适:长期高血糖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焦虑。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情感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合理搭配饮食,坚持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保持心理平衡,是控制血糖的关键。通过综合干预,血糖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男性1型糖尿病更易患高血压详细分析其具体原因

1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更易患高血压,可能与胰岛素依赖、代谢紊乱、血管损伤、肾脏负担加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1、胰岛素依赖: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胰岛素可能通过促进钠潴留和血管收缩作用,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调整胰岛素用量。 2、代谢紊乱: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糖波动和脂代谢异常,这些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3、血管损伤: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和弹性下降,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引发高血压。患者应注重血管保护,避免高糖饮食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4、肾脏负担加重:1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受损后,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干预肾病进展,有助于控制血压。 5、自主神经功能失调: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导致血压波动和升高。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放松训练,可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稳定血压。 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调节,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