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重症患者使用胰岛素主要与应激性高血糖、糖尿病基础疾病、营养支持需求及药物因素有关,胰岛素可快速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
1、应激性高血糖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加剧。需通过静脉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2、糖尿病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的重症患者胰岛功能受损,可能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表现为多尿、口渴。需强化胰岛素治疗,配合血糖监测。
3、营养支持需求肠外营养液中高浓度葡萄糖易引发血糖波动。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利用,避免高渗性脱水,通常与营养液同步输注调整。
4、药物因素影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干扰糖代谢,可能与肝糖原分解增加有关。需根据用药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重症患者血糖管理需动态监测,胰岛素治疗期间须预防低血糖,并配合个体化营养方案支持代谢需求。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散步、抗阻训练、游泳、太极拳等方式锻炼身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需结合病情调整强度。
1、散步: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多数患者,建议每日30分钟快走,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2、抗阻训练:每周2-3次哑铃或弹力带练习可增加肌肉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注意训练前后监测血糖。
3、游泳:水中运动对关节压力小,适合超重患者,每次不超过45分钟,需随身携带糖块应急。
4、太极拳:舒缓运动能改善平衡力和心肺功能,练习时穿着防滑鞋,避免清晨低温时段锻炼。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足部受伤,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并补充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