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初期症状和应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初期症状和应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初期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等,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糖尿病初期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2、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记录监测数据,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监测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3、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能促进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药物选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定期复查

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评估和神经病变检查。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患者怎么锻炼身体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散步、抗阻训练、游泳、太极拳等方式锻炼身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需结合病情调整强度。

1、散步:

低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多数患者,建议每日30分钟快走,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2、抗阻训练:

每周2-3次哑铃或弹力带练习可增加肌肉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注意训练前后监测血糖。

3、游泳:

水中运动对关节压力小,适合超重患者,每次不超过45分钟,需随身携带糖块应急。

4、太极拳:

舒缓运动能改善平衡力和心肺功能,练习时穿着防滑鞋,避免清晨低温时段锻炼。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足部受伤,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并补充碳水化合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