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血常规和血脂四项区别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常规和血脂四项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镛
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血常规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传判断血液状态以及疾病的检查,主要包括,比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等等。血脂四项主要是包括了,通过血脂脂质成分的测定,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常规和血脂四项测定的内容和一个对身体的评估是不一样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由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药物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免疫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并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治疗上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剂量为每日1mg/kg,或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日0.4g/kg,连续5天。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剂量为每次200mg,每日5次,或更昔洛韦胶囊,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3次进行治疗。 3、药物反应: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导致紫癜发生。药物相关症状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停用相关药物后可逐渐恢复,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4、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可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遗传性因素通常无法根治,但可通过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进行管理。 5、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环境相关症状包括疲劳、头晕等,可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接触有害物质等方式进行预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以及富含铁的食物如菠菜、瘦肉,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必要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