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乳腺癌术后去势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去势、手术去势、放射去势三种方式,具体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激素受体状态及复发风险综合评估。
1、药物去势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抑制卵巢功能,常用药物包括戈舍瑞林、亮丙瑞林、曲普瑞林,适用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每月皮下注射维持。
2、手术去势即双侧卵巢切除术,可快速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绝经前高风险患者或药物不耐受者,术后可能出现更年期综合征需对症处理。
3、放射去势通过放射线破坏卵巢功能,起效较药物缓慢但效果持久,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者,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
4、联合治疗部分高危患者需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强化治疗,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及血脂变化。
去势治疗后建议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适度运动并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出现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可咨询医生进行非激素干预。
乳腺癌骨转移通常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程度从轻度隐痛到剧烈持续性疼痛不等,可能与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高钙血症等因素有关。
1、溶骨性破坏肿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表现为局部固定性钝痛,夜间加重。治疗需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抑制骨破坏,配合镇痛药盐酸曲马多。
2、病理性骨折骨质强度下降易发生椎体或长骨骨折,突发锐痛伴活动受限。需手术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地诺单抗抑制骨吸收,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3、神经压迫椎体转移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放射性刺痛或麻木。需紧急放疗减轻压迫,联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缓解水肿,疼痛严重时可用盐酸吗啡缓释片。
4、高钙血症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引发全身骨痛伴多尿口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利尿,使用降钙素或唑来膦酸降低血钙水平。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扫描,保持适度负重运动,每日补充800-1200mg钙质,疼痛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