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手指烫伤后火辣疼痛可能由热力损伤、炎症反应、神经刺激、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药物镇痛、抗感染处理、创面保护等方式缓解。
1、热力损伤:高温直接破坏皮肤表层细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分钟,避免使用冰块。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2、炎症反应:烫伤后组胺等炎性介质释放,刺激痛觉神经末梢。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减轻炎症反应。
3、神经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暴露或受损引发持续性灼痛。二度以上烫伤需使用利多卡因凝胶镇痛,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修复。
4、继发感染:破损皮肤屏障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出现化脓需就医清创,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烫伤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浅二度以下烫伤通常2周内愈合,深度烫伤或持续红肿疼痛应及时就诊烧伤科。
电焊灼伤导致面部脱皮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皮肤损伤程度、是否合并感染、个体修复能力及药物敏感性均会影响用药选择。
1、磺胺嘧啶银乳膏适用于浅表性灼伤合并细菌感染风险的情况,该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使用前需清洁创面,避免接触眼睛黏膜。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性反应。
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加速创面愈合。适用于无感染的单纯性皮肤损伤。需在清创后使用,不可与碘制剂同时使用。
3、莫匹罗星软膏针对已出现继发细菌感染的创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皮肤感染菌有效。使用前需确认无莫匹罗星过敏史,疗程一般不超过10天。
4、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用于预防或治疗混合性感染,含有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等成分。开放性创面使用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电焊灼伤后应立即冷敷降温,避免撕扯脱皮组织。治疗期间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