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一般需要7-14天疗程,实际时间受到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用药方案、患儿免疫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程度:轻度下尿路感染通常7天可控制,上尿路感染或发热性感染需10-14天。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复发。
2、病原体差异:大肠杆菌感染疗程较短,变形杆菌等耐药菌需延长用药。建议家长配合尿培养检查,针对性选择抗生素。
3、药物选择: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药需足疗程使用。若静脉用药转口服,家长需严格掌握转换时机。
4、个体因素:合并泌尿畸形或免疫功能低下患儿疗程延长。家长需观察排尿症状改善情况,定期复查尿常规。
治疗期间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若症状无缓解或反复发热,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憋不住尿裤子可能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
1. 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多见于产后女性或盆底肌松弛者。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严重时需手术植入尿道吊带。
2. 急迫性尿失禁突发强烈尿意后漏尿,常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关。可服用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配合膀胱训练减少排尿次数。
3. 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与漏尿。可使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严重者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4. 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或脊髓损伤导致膀胱神经调控异常。需间歇导尿配合奥昔布宁等药物,必要时进行膀胱扩大术。
日常应避免咖啡因摄入,定时排尿并记录排尿日记,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若症状持续需尽早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