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一般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实际数值受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胆道闭锁等多种因素影响。
1.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5mg/dL。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次促进排泄,无须特殊治疗。
2.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有关,可持续3-12周。家长需遵医嘱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暂停母乳喂养。
3. 感染因素可能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黄疸持续加重伴发热。需医生评估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
4. 胆道闭锁病理性黄疸伴陶土色大便,需在出生60天内行胆道造影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葛西手术或肝移植,延误治疗会导致肝硬化。
家长应每日观察黄疸变化范围,发现颜面四肢黄染加重、精神萎靡或拒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阳光直射退黄的错误做法。
小孩经常口臭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因素、鼻咽部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注意观察并针对性处理。
1、口腔卫生不良未彻底清洁牙齿导致食物残渣发酵,可能伴随牙龈红肿。家长需帮助孩子每日刷牙两次,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必要时可配合牙线清洁。
2、饮食因素过量食用大蒜、洋葱等气味强烈食物,或高糖饮食滋生口腔细菌。建议家长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新鲜蔬果。
3、鼻咽部疾病可能与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常伴有鼻腔分泌物倒流。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胃肠道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或消化不良时可能出现酸腐味口臭,多伴随腹胀。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或乳酶生。
持续口臭建议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日常可让孩子多饮水,餐后漱口,避免睡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