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急性脊髓炎有后遗症吗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脊髓炎有后遗症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如果要是急性脊髓炎,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不当的话,后遗症还是很多的。第一个是完全性瘫痪,这个是因为脊髓损伤之后,主要是一种横断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就是白质出现脱髓鞘的改变或者是直接坏死。然后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都出现问题。运动就是指完全性瘫痪,感觉是说感觉缺失或者感觉异常。自主神经障碍包括尿储留、便秘,甚至出现尿失禁,然后不能正常的排尿或者排便。还有一些其他像褥疮、肺炎、尿路感染,这些都是急性脊髓炎的后遗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髋臼骨折评不上残

髋臼骨折评不上残通常与骨折愈合情况、功能障碍程度以及评定标准有关。若骨折愈合良好且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可能不符合伤残评定标准;若存在严重关节活动受限或慢性疼痛,需结合影像学与功能评估重新申请。

髋臼骨折后伤残评定需依据国家《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评定核心关注骨折愈合后的关节功能状态,包括行走能力、负重稳定性及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多数情况下,单纯髋臼骨折经手术复位内固定后,若恢复髋关节屈伸活动度超过90度、无持续性疼痛或跛行,可能被判定为未达伤残等级。部分患者因骨折累及关节面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长期疼痛或活动障碍,此时需提供连续6个月以上的复诊记录、动态影像学报告及专业康复评估,方可申请升级伤残等级。

少数情况下,评定结果受限于医疗资料完整性或评估时机不当。例如骨折未完全愈合时过早申请鉴定,或未提交显示关节畸形的三维CT重建影像。特殊职业人群如舞蹈演员、运动员等,其职业特殊需求可能导致评定标准差异,需通过补充职业相关性说明材料重新申报。

建议患者保留完整的诊疗记录,在骨折愈合稳定后3-6个月再进行伤残鉴定。康复期间应规范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若对评定结果存疑,可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必要时通过司法鉴定程序重新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