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下尿路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尿频早期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减少,可能伴有轻微尿道不适。
2、尿急进展期出现强烈尿意感,难以控制排尿需求,常伴随尿频症状加重。
3、尿痛排尿时出现灼烧感或刺痛,多发生在排尿终末阶段,提示炎症已累及尿道。
4、排尿困难终末期可能出现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或排尿不尽感,严重者可出现血尿或脓尿。
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体检发现血压高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高血压通常由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6克以下,增加钾盐摄入如香蕉、菠菜。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适当补充钙和镁。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可帮助降低收缩压,改善血管弹性。
3、控制体重体重指数超过24需减重,每减重10公斤可使收缩压下降5-20毫米汞柱。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减重。
4、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时需药物控制,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有助于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