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人为什么会高原反应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人为什么会高原反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原反应是由身体对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的,主要体现在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具体原因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空气含氧量低、气压下降、生理特点如肺部和心脏对氧气代谢的适应性不足、以及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一些人天生对高海拔环境更敏感,可能与遗传相关。如在高原长期生活的藏族居民,其家族基因进化出更高效的氧气利用能力,而其他首次进入高原的人适应能力较弱。遗传是个体是否易发高原反应的基础。
2、环境因素:
高原因海拔高而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显著降低,通常下降了20%-50%。同时,气压也会降低,人体中氧气交换效率随之下降。这种氧气稀薄的情况下,呼吸增加的频率仍难以满足身体耗氧需求,导致低氧性缺氧,引发头疼、胸闷、失眠等现象。
3、生理因素:
身体耐氧能力因人而异,例如平时体质偏弱、心肺功能不佳、贫血等情况的人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短时间内从低海拔快速到达高海拔如飞机登山旅程,身体未能缓冲适应,也会加剧反应。
4、身体健康状况:
从健康角度看,某些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问题、贫血等使人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下降,也更易导致症状严重化。因此高原旅行前,身体健康状态需要特别关注,并选择合适时间和路线,循序渐进为身体适应过程争取时间。
应对高原反应的治疗及缓解方法
1、药物干预:
使用乙酰唑胺如Diamox,帮助身体适应低氧环境,提前2天用药能够降低反应风险。
地塞米松,可缓解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和轻度脑水肿,但需遵医嘱使用。
吸氧设备是快速缓解缺氧症状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合症状严重者。
2、健康管理: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吃高氧代谢食物如牛肉、菠菜。
保持温暖,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
前往高原前适当锻炼心肺功能,提升身体耐氧能力。
3、登高策略:
遵循“逐步适应”原则,每天攀升不宜超过300-500米,留出时间让身体适应海拔变化。
避免快速进入极高海拔地区,入住低海拔区域休整数日再上升。
高原反应是人体的正常应对机制,但做好科学预防和及时干预可降低影响,如果反应严重或症状持续,请及时就医以避免出现更复杂的高原病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部痉挛的缓解方法

胃部痉挛可通过热敷、饮食调节、放松训练、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胃部痉挛通常由饮食不当、情绪紧张、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1、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胃部,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热敷有助于放松胃部肌肉,缓解痉挛带来的疼痛感,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2、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部负担,帮助胃部功能恢复正常。 3、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情绪波动可能加重胃部痉挛,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胃部肌肉的异常收缩。 4、药物治疗:胃部痉挛可能与胃炎、胃溃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服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10ml、解痉药物如匹维溴铵片50mg,需遵医嘱使用。 5、就医检查:若胃部痉挛频繁发作或伴有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等,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胃镜检查或幽门螺杆菌检测,明确病因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促进消化功能。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香蕉等,有助于维护胃肠健康。同时,注意情绪管理,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减少胃部痉挛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