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隐血1+,尿胆原1+正常吗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隐血1+,尿胆原1+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隐血1+和尿胆原1+通常属于轻度异常,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疾病因素引起,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隐血1+提示尿液中存在少量红细胞,可能因剧烈运动、月经污染或轻微泌尿系统损伤导致。尿胆原1+可能与轻度肝功能波动、溶血或便秘有关。这两种指标单独出现且数值较低时,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暂时性出现,特别是饮水不足或进食特定食物后。多数情况下通过调整饮水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后复查可恢复正常。

持续存在的隐血1+需警惕泌尿系统结石、感染或肾脏疾病,可能伴随尿频、腰痛等症状。尿胆原1+若长期未消退可能与肝胆疾病、溶血性贫血相关,可能出现皮肤黄染、乏力等表现。少数情况下两者同时异常需排除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罕见病。

建议3-5天后晨起留取清洁中段尿复查,避免月经期检测。日常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限制动物内脏及含铁量高食物摄入。若复查仍异常或出现排尿疼痛、眼睑浮肿等症状,需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肝功能等进一步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经常有大便感每次便一点

经常有大便感但每次排便量少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直肠息肉、痔疮等因素有关。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必要时就医检查。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多与精神压力、饮食不规律有关,表现为排便不规律、腹胀或排便不尽感。可尝试规律进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症状持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出现的排便急迫感、排便后不适缓解。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医生可能开具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3、慢性肠炎

慢性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早期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伴随黏液便或血便。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同时需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肠道。

4、直肠息肉

直肠低位息肉可能刺激肠壁产生便意,通常无痛但可能伴随便血。电子肠镜可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病理检查排除癌变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并保持低渣饮食。

5、痔疮

内痔肿胀会引发肛门坠胀感和排便不净,尤其久坐或便秘时加重。保守治疗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手术结扎或切除。日常应避免用力排便,保持肛周清洁。

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主食搭配燕麦、红薯等粗粮,适量食用西蓝花、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度焦虑,建立固定排便时间,如晨起后尝试排便。若症状超过2周未缓解,或出现体重下降、便血等警报症状,需及时进行肠镜或肛门指检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