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针灸、中药内服、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
1、针灸:选取面部阳明经穴位如地仓、颊车等,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肝阳上亢者可加太冲穴。
2、中药内服: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肝风内动型用天麻钩藤饮,气血不足型用补阳还五汤,风痰阻络型用牵正散。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
3、推拿按摩:沿面部三阳经走向施行点按、揉捏手法,重点松解咬肌、颞肌等痉挛肌群。配合颈部风池、肩井穴按摩改善局部循环。
4、穴位敷贴:选用白附子、全蝎等祛风通络药物制成膏剂,敷贴于翳风、太阳等穴位。皮肤敏感者需缩短贴敷时间。
治疗期间应避免冷风刺激,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配合面部热敷可增强疗效。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排查颅内病变。
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主要有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表现。
1、静止性震颤:典型表现为手指搓丸样震颤,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
2、动作迟缓:日常活动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慢,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写字逐渐变小称为小写征。
3、肌强直: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可导致转身、起床等动作困难,常伴有肌肉酸痛感。
4、姿势平衡障碍: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摆臂减少,后期出现小步态、前冲步态或冻结步态,容易在转弯时跌倒。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日常可进行太极拳、平衡训练等康复锻炼,注意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