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萎缩性糜烂胃炎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上腹隐痛和反酸。需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根除治疗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2、药物刺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会损伤胃黏膜,出现胃部灼烧感。应停用损伤药物并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黏膜保护剂。
3、胆汁反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导致胃黏膜糜烂,典型症状为口苦和胆汁样呕吐。可服用熊去氧胆酸片结合多潘立酮改善胃肠动力。
4、自身免疫自身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引发萎缩,伴随贫血和舌炎。需补充维生素B12注射剂,配合叶酸片和摩罗丹等中成药调理。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并保持情绪稳定,定期胃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小阴唇皮肤出现颗粒状改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外阴炎、尖锐湿疣、前庭大腺囊肿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特征判断。
1、生理性因素外阴皮脂腺异位症可能导致颗粒状突起,表现为淡黄色或肤色小丘疹,无痛痒感,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外阴炎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引发毛囊炎或湿疹样改变,伴随红肿瘙痒,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
3、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菜花样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需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或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
4、前庭大腺囊肿腺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疼痛,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或有症状者需行造口术。
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就诊妇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