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地平类降压药哪种对心率影响比较小?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地平类降压药哪种对心率影响比较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地平类降压药中对心率影响较小的主要有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扩张外周血管发挥降压作用,对心脏传导系统的直接影响较弱。

1、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心率影响较小。该药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钙通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实现降压,对心肌细胞钙通道的亲和力较低,因此较少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适用于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常见剂型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氨氯地平片等。

2、左旋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活性异构体,降压效果相当但用量减半,对心率影响更轻微。其药理特性表现为高度血管选择性,几乎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极少引起代偿性心率增快。临床常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或心率偏快患者。

3、拉西地平

拉西地平作为长效二氢吡啶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血管选择性,对心脏传导系统干扰较小。其缓释剂型可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引发的心率变化。拉西地平片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对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患者较为安全。

4、尼群地平

尼群地平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优于心肌组织,常规剂量下对心率影响有限。该药起效较快但作用时间较短,需每日多次给药,可能因血药浓度波动导致心率轻微变化。临床使用尼群地平片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目标血压。

5、非洛地平

非洛地平缓释片通过特殊制剂工艺延缓药物释放,减少峰谷效应相关的心率波动。其对血管的选择性约为心肌的100倍,治疗剂量下较少引起反射性交感兴奋。适用于各级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适合需要24小时血压控制的患者。

使用地平类降压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日常注意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心悸或心率异常增快,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降压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低和低血压有区别吗

血压低和低血压在医学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均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日常护理,严重时需就医进行医疗干预。 1、生理性因素:低血压可能与体质虚弱、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体质虚弱者血液循环较慢,血压容易偏低;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可能引发贫血,进一步影响血压。改善方法包括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2、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片刻再站立,同时避免服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3、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常见原因包括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腹泻或呕吐等。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改善方法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高温或运动后,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内分泌疾病:低血压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血压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100微克/天或氢化可的松片20-30毫克/天。 5、心脏疾病:低血压可能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有关。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血液循环异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需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毫克/天或胺碘酮片200毫克/天,必要时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低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如每日食盐量可增加至6-8克,同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