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机制主要包括切断传播途径、暴露前后预防用药、高危人群筛查和感染者规范化治疗四种方式。
1、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高危性行为和使用安全套可阻断性传播,拒绝共用注射器能预防血液传播,感染孕产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母婴传播概率。
2、暴露前后预防暴露前预防可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复合制剂,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三联药物阻断方案。
3、高危人群筛查对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等高风险群体开展定期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后采用核酸检测可早期发现感染者。
4、规范化治疗感染者长期规律服用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基本消除传染性。
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职业暴露等基础预防措施需与医疗干预手段结合实施,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寻求专业机构评估处置。
高危行为三年半后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艾滋病窗口期通常为2-6周,现代检测技术可在高危后3个月排除感染。
1、窗口期说明第三代HI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3-6周,第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将窗口期缩短至2-4周。
2、检测准确性高危后3个月抗体检测阴性可完全排除感染,三年半检测结果具有确定性诊断价值。
3、假阴性概率极少数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抗体产生延迟,但三年半未检出抗体的概率极低。
4、检测建议若仍存在疑虑可选择核酸检测作为补充,该技术可在感染后7-10天检出病毒RNA。
建议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定期体检可帮助监测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