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什么是慢性肝功能衰竭?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慢性肝功能衰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耀清
刘耀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从临床角度来看,慢性肝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长期发育不良,导致肝功能低下和衰竭。它可以通过长期保守药物治疗来控制,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衰竭的治疗取决于具体的病因。治疗的目的是挽救未受损的肝脏。必须严格避免饮酒,因为这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如果是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方法是逆转其副作用。如果这些措施没有产生效果,通常推荐肝移植,特别是在晚期。外科治疗是唯一的选择,通常可以成功治疗肝衰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拉大便出血有撕裂痛感怎么回事

拉大便出血伴随撕裂痛感可能由肛裂、痔疮、肠道炎症、便秘、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或黏膜的裂伤,常因便秘或排便用力过度导致。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剧烈疼痛和少量鲜红色血液。治疗包括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0.2%浓度或利多卡因凝胶2%浓度缓解疼痛,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软化大便。 2、痔疮: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排便时出血和疼痛。治疗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或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两次外用。严重者需进行痔疮切除术或激光治疗。 3、肠道炎症: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表现为便血和腹痛。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500mg,每日三次或泼尼松10mg,每日一次控制炎症,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 4、便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引起排便疼痛和出血。治疗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全麦面包和蔬菜,同时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升以上。 5、肠道肿瘤:结直肠肿瘤可能导致便血和排便疼痛,常伴随体重下降和排便习惯改变。治疗需进行结肠镜检查确诊,并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和绿叶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良好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