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胆道蛔虫病的主要特点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道蛔虫病的主要特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胆道蛔虫病是由蛔虫钻入胆道系统引起的急腹症,主要特点有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痛、间歇期症状消失、伴随恶心呕吐、可继发胆管炎或胰腺炎、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出虫体。

1. 钻顶样剧痛

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偏右区域,呈阵发性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弯腰屈膝、辗转不安。疼痛由蛔虫在胆道内机械性窜动和Oddi括约肌痉挛共同导致,剧烈程度类似刀割或电击,但发作间期可完全缓解。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胆总管扩张或虫体影像。

2. 症状间歇性

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是典型特征。蛔虫活动静止时疼痛消失,患者可无任何不适;当虫体再次移动或扭结时症状复发。这种间歇性表现易与胆石症混淆,但后者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且缓解不完全。

3. 消化道反应

多数患者伴随频繁恶心呕吐,约30%病例呕吐物中可见活体蛔虫。虫体代谢产物刺激胆道黏膜可能导致反射性胃肠痉挛,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严重呕吐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儿童更易出现脱水症状。

4. 继发感染风险

虫体携带肠道细菌进入胆道后,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为寒战高热、黄疸。若蛔虫阻塞胰管开口,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胆红素和淀粉酶可能异常。

5. 虫体检出证据

粪便虫卵检查阳性率约60%,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见虫卵更具诊断价值。少数患者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到胆道内蛔虫。既往蛔虫感染史或驱虫治疗不彻底是重要诱因,农村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确诊后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虫体死亡后加重胆道阻塞。急性期可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恢复期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彻底清洗,肉类充分煮熟,定期进行粪便虫卵筛查。出现持续腹痛或黄疸时须及时复查超声,防止发生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下降、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 1、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长期如此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建议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蔬菜等。 2、胆汁成分:胆汁中胆固醇、胆盐和磷脂的比例失衡,胆固醇过饱和时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多喝水、规律进食有助于维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 3、胆囊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会导致胆汁淤积,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以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胆汁滞留。 4、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控制体重、调节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风险。 5、感染因素:胆道感染可能导致胆汁成分改变,细菌代谢产物也可能成为结石的核心。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生食海鲜等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日常饮食中,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草莓,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规律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胆结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胆道蛔虫病-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