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败血症血培养的最佳采样时间通常在寒战或高热初期、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时机主要受发热规律、抗生素使用、感染灶位置、患者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
1. 发热规律寒战或体温上升阶段病原菌血症浓度最高,此时采样阳性率可显著提高,若错过可间隔一小时重复采样。
2. 抗生素使用使用抗生素前需完成血培养采样,否则药物可能抑制细菌生长导致假阴性,已用药者需在下一次给药前采集。
3. 感染灶位置导管相关感染需同时采集外周血与导管血,腹腔盆腔感染建议配合厌氧培养,不同病灶菌血症峰值时间存在差异。
4. 免疫状态粒细胞缺乏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发热,需增加采样频次至每24小时2-3次,必要时延长培养时间至5-7天。
建议采用双侧不同部位双瓶培养,成人每次采血量8-10毫升,儿童按体重调整采血量,采样后需立即送检避免存放。
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食需控制嘌呤摄入,避免诱发痛风发作,可适量吃低脂乳制品、鸡蛋、绿叶蔬菜、樱桃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
一、食物1. 低脂乳制品脱脂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富含钙质且嘌呤含量低,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2. 鸡蛋鸡蛋属于优质蛋白来源,蛋黄嘌呤含量中等,每日摄入不超过1个为宜。
3. 绿叶蔬菜菠菜、油菜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嘌呤含量普遍较低。
4. 樱桃樱桃含花青素等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帮助降低血尿酸水平。
二、药物1. 别嘌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减少尿酸生成发挥作用,需注意过敏反应监测。
2. 非布司他新型降尿酸药物,选择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3. 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药,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服药期间需增加饮水量。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