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胃癌、胃溃疡、胃炎是三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性质、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胃炎多为黏膜炎症,胃溃疡为黏膜深层缺损,胃癌则是恶性增殖性疾病。
1. 胃炎: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常见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引起,可通过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2. 胃溃疡:胃黏膜深层缺损形成创面,典型症状为规律性餐后疼痛,严重者可出血穿孔,需联合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并配合抑酸治疗。
3. 胃癌:胃黏膜细胞恶性病变,早期症状隐匿,进展期可出现消瘦、呕血,确诊需依赖胃镜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化疗。
长期胃部不适建议及时胃镜检查,日常避免高盐腌制食物,规律饮食有助于胃肠健康。
下腹疼痛伴随腹泻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洛哌丁胺等药物,同时需排查食物过敏或胃肠炎等诱因。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缓解腹泻,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使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
2、诺氟沙星诺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禁用。
3、洛哌丁胺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改善急性腹泻,禁用于发热或血便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便秘。
4、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冷藏保存避免失活。
建议发病期间补充电解质溶液,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血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