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涕像水一样流个不停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涕像水一样流个不停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涕像水一样流个不停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脑脊液鼻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服用抗组胺药物、使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敏性鼻炎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鼻腔黏膜水肿,表现为清水样涕伴阵发性喷嚏。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局部抗炎。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除尘。

2、感冒

病毒感染导致鼻黏膜充血渗出,初期多为水样涕,后期可能转为黏脓性。建议多饮温水,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若合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3、血管运动性鼻炎

温度变化或刺激性气味可能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鼻腔血管扩张渗出。可尝试用温热毛巾敷鼻部,避免突然冷热刺激。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反应。

4、鼻窦炎

细菌感染导致鼻窦黏膜化脓性炎症,可能出现清水样涕与脓涕交替。需通过鼻窦CT明确诊断,急性期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脓。慢性患者可能需要鼻内镜手术开放窦口。

5、脑脊液鼻漏

颅底骨折或先天缺损可能导致脑脊液经鼻腔漏出,表现为单侧持续清水样液。需立即进行β2转铁蛋白检测确诊,避免剧烈咳嗽。多数患者需行颅底修补术,术前需绝对卧床防止颅内感染。

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头痛发热,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抓耳挠腮等中耳炎前兆,避免用力擤鼻导致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硬化症的症状是哪些

耳硬化症的症状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闷胀感、韦氏误听等。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骨迷路病变,可能与遗传、内分泌代谢紊乱、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是耳硬化症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双侧进行性听力减退。早期表现为低频听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高频听力。患者常主诉听不清别人说话,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明显。听力下降可能与镫骨底板固定导致声音传导障碍有关。部分患者可伴有自听增强现象。

2、耳鸣

耳鸣在耳硬化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多为持续性低调耳鸣,如嗡嗡声或机器轰鸣声。耳鸣程度与听力下降程度不一定相关,可能与耳蜗神经末梢受损或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耳鸣常在安静环境下加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3、眩晕

约20%耳硬化症患者会出现眩晕症状,多为短暂性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眩晕可能与内耳淋巴液动力学改变或前庭功能受累有关。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但通常不伴有意识丧失。

4、耳闷胀感

部分患者会感到耳部闷胀或堵塞感,类似耳内进水的感觉。这种症状可能与中耳压力改变或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关。耳闷胀感常在感冒或气压变化时加重,通过吞咽动作可能暂时缓解。

5、韦氏误听

韦氏误听是耳硬化症的特征性表现,指患者在嘈杂环境中听力反而改善的现象。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噪声掩盖了患者自身说话声音的骨传导有关。韦氏误听的出现往往提示镫骨固定程度较重。

耳硬化症患者应注意避免噪音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建议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可能影响中耳压力的行为。若出现听力进行性下降或眩晕加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治疗方案包括佩戴助听器或进行镫骨手术等。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