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瘫痪老人高血糖怎么办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瘫痪老人高血糖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瘫痪老人高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控制。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瘫痪老人高血糖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菠菜、芹菜等蔬菜,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糖果、蛋糕、油炸食品等。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波动。

2、适量运动

瘫痪老人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被动运动,如肢体按摩、关节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床上抬腿、手臂伸展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运动,保持规律性,有助于长期控制血糖。

3、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指尖采血检测,记录血糖值。监测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确定,通常每日1-4次。发现血糖异常波动时,及时就医咨询,避免并发症发生。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控制血糖水平。胰岛素治疗适用于严重高血糖患者,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高血糖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有关,可采用中药调理,如黄芪、山药、枸杞等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药材。针灸治疗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推拿按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肢体麻木等症状。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偏方。

瘫痪老人高血糖护理需注意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和感染。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使用透气性好的床垫和衣物。观察足部情况,预防糖尿病足。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和抑郁影响血糖控制。家属需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协助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和血糖管理。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高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综合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恢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停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血糖控制:患者需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7.0%。持续稳定的血糖控制是停药的前提条件。 2、胰岛功能恢复:通过胰岛功能检测评估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若胰岛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自主分泌足够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可考虑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 3、并发症风险:停药前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若并发症风险较低,且血糖控制良好,可尝试停药。若存在高风险,需继续用药控制血糖。 4、生活方式干预:停药后需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需长期坚持。 5、定期监测:停药后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出现波动或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重新启动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停药后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如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规律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与医生保持沟通,确保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