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结石涨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石涨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结石涨痛可通过多喝水、热敷、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缓解。结石涨痛通常由结石移动刺激尿路、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代谢异常、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减少尿液浓缩。建议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柠檬水为主。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可能加重结石形成的饮品。排尿时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多喝水可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降低结石增大的概率。

2、热敷

在结石涨痛部位进行热敷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感。将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腰部或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适当休息。若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应立即停止。

3、药物治疗

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旋山莨菪碱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可缓解输尿管痉挛,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体外碎石

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该技术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便于随尿液排出。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统检查评估结石位置和肾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反应,通常1-2天内可自行缓解。碎石后需增加饮水量帮助碎石排出。

5、手术取石

当结石体积过大或合并严重梗阻感染时,需考虑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术前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术后需留置导管并预防感染。手术取石能直接清除结石,但存在一定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如菠菜、动物内脏等。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保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出现持续疼痛、血尿、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医生会给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骨胶囊能长期吃吗

肾骨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缓慢等骨骼相关疾病。是否能够长期服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判断。肾骨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淫羊藿等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骨、强筋健骨的作用。长期服用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肝肾负担加重等。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肝肾功能,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结合饮食和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改善骨骼健康。 1、药物成分:肾骨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淫羊藿等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骨、强筋健骨的作用。这些成分通过调节肾脏功能和促进骨骼代谢,帮助改善骨质疏松等症状。长期服用需注意药物成分可能对肝肾功能的潜在影响,建议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适应症:肾骨胶囊适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缓慢等骨骼相关疾病。对于轻度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以改善症状。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或骨折患者,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钙剂、维生素D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副作用:长期服用肾骨胶囊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负担加重等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4、监测指标:长期服用肾骨胶囊的患者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肝肾功能。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而肝肾功能检查则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对肝肾的潜在损害。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5、综合干预:肾骨胶囊的治疗效果需结合饮食和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建议患者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同时,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散步、瑜伽、举重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和改善整体健康。 在服用肾骨胶囊的同时,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散步、瑜伽、举重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和改善整体健康。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肝肾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综合干预措施是改善骨骼健康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