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脱肛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脱肛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脱肛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术、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等方式治疗。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直肠周围组织薄弱、慢性腹泻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适用于早期轻度脱肛患者。患者取膝胸卧位,医生戴手套涂抹石蜡油后轻柔将脱出肠管推回肛门内。复位后需卧床休息1-2天,配合提肛运动锻炼。若脱出肠管水肿严重,可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消肿后再复位。反复脱出者需结合其他治疗。

2、药物治疗

针对伴随炎症或感染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缓解局部水肿,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合并便秘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排便。药物治疗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对重度脱肛效果有限。

3、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Ⅰ-Ⅱ度直肠脱垂。将5%苯酚植物油等硬化剂注射至直肠周围间隙,通过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组织纤维化固定。需分3-4个点位注射,每次间隔1周。可能出现发热、疼痛等反应,术后需禁食1天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胶圈套扎术

通过肛门镜用胶圈结扎脱垂黏膜根部,使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瘢痕固定。操作时间短但可能引起坠胀感,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适用于黏膜脱垂为主的病例,对全层脱垂效果较差。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

5、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

采用腹腔镜或开腹将直肠与骶骨岬固定,同时修补盆底缺陷。适用于重度反复脱垂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但创伤较大。需术前清洁灌肠,术后留置导尿并延迟排便。可能并发吻合口瘘、尿潴留等,需住院观察7-10天。

脱肛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每日做提肛运动3-5次,每次收缩肛门10秒。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久站久坐者每小时活动5分钟,分娩后女性可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出现肛门坠胀、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暴力复位造成黏膜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喝水后测幽门螺杆菌可以吗

喝水后测幽门螺杆菌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主要有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等。

1、尿素呼气试验

检测前需空腹,喝水可能稀释胃内尿素浓度,导致假阴性结果。建议检测前禁食禁水。

2、粪便抗原检测

饮水对检测影响较小,但需按规范留取粪便样本。检测前无须特殊准备。

3、血清抗体检测

检测血液中抗体,不受饮食影响。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4、胃镜检查

需空腹进行,喝水会增加误吸风险。检查时可取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

不同检测方法对饮食要求不同,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检测方式并做好检测前准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