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烧可通过保持充足休息、适当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补充水分营养、密切观察病情等方式处理。小儿支原体肺炎通常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1、保持充足休息

患儿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耗氧量。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频繁打扰患儿睡眠,每日睡眠时间应超过10小时。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集中对抗感染,加速体温恢复。

2、适当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家长需用32-34摄氏度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每次持续10-15分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损伤。物理降温可缓解发热不适,避免体温骤升引发惊厥。

3、遵医嘱用药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4、补充水分营养

发热期间应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量添加瘦肉末、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充足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机体代谢需求。

5、密切观察病情

家长需每2-4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峰值和热型变化。同时观察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尿量等指标,若出现呼吸超过40次/分、嗜睡、尿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病程中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患儿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

患儿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汁、百合粥等润肺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39摄氏度,需及时复诊评估病情。家长应完成全程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日常注意佩戴口罩防护,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预防交叉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扁桃体白膜脱落出血正常吗

扁桃体白膜脱落出血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异常情况。扁桃体白膜脱落通常发生在扁桃体炎或扁桃体手术后,若出血量少且无其他不适,多为正常恢复过程;若出血量大或伴随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则需警惕感染或术后并发症。

扁桃体炎恢复期或扁桃体术后1-2周内,局部形成的白膜会逐渐脱落,此时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白膜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形成的保护层,脱落时可能损伤新生毛细血管导致少量出血。患者可表现为唾液带血丝或轻微咽部异物感,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咳嗽或进食硬质食物即可。

若白膜脱落时出血呈鲜红色且持续不止,或伴有明显疼痛、发热、口臭等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创面愈合不良有关。细菌感染会导致白膜提前脱落或基底组织糜烂,常见于链球菌感染未规范治疗或术后护理不当的情况。此时出血量可能较多,甚至需要局部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等,并需就医排除扁桃体窝血管暴露等异常。

扁桃体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术后1周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创面。若出血伴随吞咽困难或出现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可通过含服冰水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观察期间记录出血频率和量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