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川崎病早期血象的反应是什么?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早期血象的反应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川崎病早期血象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以及血沉增快。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早期血象变化有助于辅助诊断。

1、白细胞升高

川崎病早期血象中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白细胞升高是炎症反应的常见表现,川崎病患者在发热初期即可出现这一变化。白细胞计数升高程度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2、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川崎病早期血象的典型表现之一。中性粒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血管炎症过程中被大量动员。这种变化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最为明显,随着治疗和病情控制可逐渐恢复正常。

3、血小板升高

川崎病早期血小板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减少,但在病程第2-3周会出现显著升高,这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血小板升高与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需要密切监测。

4、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早期即明显升高,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程度。C反应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可作为治疗效果监测指标。持续升高的C反应蛋白提示可能存在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5、血沉增快

红细胞沉降率在川崎病早期通常明显增快,这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时相蛋白增加有关。血沉增快是非特异性炎症指标,但在川崎病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常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

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充足水分和易消化饮食。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皮肤黏膜表现,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冠状动脉情况。出现持续发热、皮疹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哺乳期5个月宝宝咳嗽妈妈可以吃枣糕吗

哺乳期5个月宝宝咳嗽时,妈妈可以适量吃枣糕。枣糕主要含糖分和少量膳食纤维,但需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因妈妈饮食变化出现过敏或消化不良。

1、糖分影响:

枣糕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宝宝,建议控制摄入量。

2、消化观察:

枣糕中膳食纤维可能轻微改变母乳成分,需留意宝宝排便是否正常。

3、过敏风险:

少数宝宝对红枣成分敏感,若出现皮疹或哭闹增多应暂停食用。

4、营养均衡:

哺乳期饮食应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为主,枣糕可作为偶尔补充。

哺乳期妈妈需保持饮食清淡,若宝宝咳嗽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呼吸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