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血压180毫米汞柱以上持续不降可能由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病因治疗、手术等方式控制。
1、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盐饮食和肥胖可能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表现为头晕和心悸。建议低盐饮食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或纤维肌发育不良导致肾脏血流不足,引发肾素分泌异常,常见腰背痛和夜尿增多。需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支架置入术,配合替米沙坦治疗。
3、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肿瘤过量分泌儿茶酚胺,出现阵发性头痛和出汗。手术切除肿瘤前需用酚苄明控制血压,术后监测血糖变化。
4、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水钠潴留,伴随向心性肥胖和紫纹。需检测血皮质醇水平,采用酮康唑抑制激素分泌或垂体瘤切除术。
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血液滤过与透析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作原理、适应症、清除物质类型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四个方面。
1、工作原理:血液滤过通过模拟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对流方式清除溶质;透析则依赖弥散原理,利用浓度梯度清除小分子物质。
2、适应症:血液滤过更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透析主要用于慢性肾衰竭的长期维持治疗。
3、清除物质:血液滤过对中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更优;透析对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的清除效率更高。
4、血流影响:血液滤过对血压影响较小;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波动。
两种治疗方式可联合应用,具体选择需由肾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决定,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及液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