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输卵管结核可尝试疏通手术,但成功率受结核病变程度、输卵管损伤范围、盆腔粘连情况、术后抗结核治疗是否规范等因素影响。
1、结核病变程度活动期结核需先完成规范抗结核治疗,陈旧性纤维化病变可能导致输卵管永久性阻塞。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2、输卵管损伤范围伞端闭锁或广泛内膜破坏者疏通效果差,局部狭窄可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尝试修复。术前需评估造影显示的具体梗阻部位。
3、盆腔粘连情况严重结核性盆腔炎易致致密粘连,需术中同步行粘连松解。术后需配合盆底物理治疗预防再次粘连。
4、术后治疗规范术后须持续抗结核治疗6-9个月,定期复查ESR和影像学。反复感染可能造成二次梗阻。
建议术前完善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联合生殖医学专家制定个体化助孕方案,日常注意加强营养支持。
胎膜残留不一定需要清宫,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促进排出或自然排出,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残留量、出血情况及感染风险综合评估。
1、药物促排残留量较少且无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残留组织排出。
2、观察等待若阴道出血量少且无发热等症状,可短期观察1-2周,期间适当活动有助于残留物自然排出,但需监测体温及出血变化。
3、清宫指征当残留组织较大导致持续出血超过2周、合并感染或药物无效时,需考虑清宫手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刮宫术和宫腔镜下清宫术。
4、感染防控残留合并感染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片等,同时需加强会阴护理避免逆行感染。
出现胎膜残留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复查超声评估排出情况,必要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