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为什么食用白果会中毒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食用白果会中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晨曦
徐晨曦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果呢又称为银杏果,是我们民间常用的一种食材,也是一种中草药。那么既然是中草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反而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呢?首先是因为白果体内还有一种氢氰酸毒素。在我们过量的食用白果或者说是食用白果的过程中,白果没有煮熟的话,是非常的容易出现白果中毒的。一旦出现白果中毒,首先的症状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样的消化道的症状。症状较重的甚至会出现死亡。所以说,我们的平时在食用白果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不要大量的食用,也不要生食,婴儿,最好不要给他吃。白果的有毒成分的氢氰酸非常的溶于水。加热后毒性减轻,所以说,食用前可以用清水来浸泡一个小时以上,再加热煮熟,这样就能大大的提高食用白果的安全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木耳中毒是怎么回事

木耳中毒通常由不当泡发或食用变质木耳引起,可能与微生物污染、毒素积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催吐、补液等方式缓解。木耳中毒常见于食用长时间泡发的变质木耳,或误食含有米酵菌酸的毒木耳。

1. 微生物污染

泡发时间超过8小时的木耳容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高温且毒性强。中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洗胃并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硫普罗宁等药物保护肝脏。

2. 储存不当变质

潮湿环境中储存的木耳可能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表现为腹痛腹泻伴随肝区疼痛。发现霉斑的木耳应丢弃,轻度中毒可服用蒙脱石散止泻,严重时需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解毒治疗。

3. 农药残留超标

种植过程中违规使用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残留,食用后出现瞳孔缩小、多汗等神经中毒症状。需用碘解磷定注射液拮抗,配合阿托品注射液缓解症状,同时进行血液灌流清除毒素。

4. 个体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木耳中的蛋白成分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表现。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严重时需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日常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5. 误食毒蕈冒充

野外采摘可能混淆毒鹅膏菌等剧毒菌类,误食后6-24小时出现肝肾衰竭。需立即注射青霉素钠抑制毒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早期可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钾延缓病情进展。

预防木耳中毒需严格控制泡发时间,冷藏环境下不超过4小时,泡发后出现黏腻感或异味立即丢弃。食用新鲜木耳前充分焯水,避免凉拌生食。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时及时饮用温盐水催吐,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测,中毒后72小时内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日常选择干燥无霉斑的优质木耳,烹饪前观察颜色质地变化,有婴幼儿或老人的家庭建议选择工厂化生产的无菌鲜木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