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梗半身不遂怎么康复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半身不遂怎么康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沈华
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塞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当患者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时,需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这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首先针对卧床不起的患者,其家属需要对其瘫痪的肢体进行被动运动,这样不仅仅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还能够防止关节僵硬,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对于还存在有肌力的患者,可以适当的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活动量逐步增加,不宜使患侧肢体过于负重,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方面的运动开始做起,逐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以达到功能康复的目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原发性高血钾周期性麻痹生理原因?

原发性高血钾周期性麻痹的生理原因主要与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钾离子分布失衡、运动后血钾波动、遗传性钠通道基因突变、肾上腺激素调节紊乱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发作时血钾升高可导致肌无力或瘫痪。

1、离子通道异常

骨骼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SCN4A基因突变是主要病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负责动作电位传导。突变导致钠通道失活延迟,钾离子外流增加,细胞外钾浓度升高引发肌膜去极化阻滞。患者可能表现为运动后肌无力,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急性期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缓解症状。

2、钾分布失衡

剧烈运动或高钾饮食后,肌细胞内外钾离子再分布机制紊乱,细胞内钾外流增多而肾脏排钾功能正常,导致血钾短暂性升高。此时肌细胞处于持续去极化状态,无法产生有效动作电位。建议发作期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控制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摄入量。

3、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时肌肉重复收缩会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内释放,正常人可通过钠钾泵回吸收维持平衡。但患者因钠通道功能缺陷,无法及时回收钾离子,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可触发肌麻痹。典型表现为休息后缓解,发作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监测心电图变化。

4、遗传基因缺陷

约70%病例由SCN4A基因错义突变引起,导致钠通道α亚单位结构异常。这种突变使通道在静息状态下仍有钠离子内流,引发细胞膜持续性轻度去极化。家族史阳性者需进行基因筛查,预防性使用乙酰唑胺可减少发作频率,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5、激素调节紊乱

肾上腺素等激素可通过激活钠钾泵影响血钾浓度。部分患者存在激素敏感性增强现象,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异常可能诱发发作。建议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必要时需进行内分泌功能评估。

原发性高血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每日分次少量进食以避免血钾骤升,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疾病特征,发作频繁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定期监测肌酸激酶与肾功能,避免使用琥珀酰胆碱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药物。保持饮食记录有助于识别个体化诱因,家族成员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