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长期咳嗽可能由感冒后气道高反应、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治疗、抑酸药物、吸入激素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气道高反应感冒病毒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敏感性增高,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可选用孟鲁司特钠调节气道炎症,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降低反应性,严重时需使用沙丁胺醇缓解痉挛。
2、鼻后滴漏鼻炎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常伴鼻塞流涕。建议使用氯雷他定减轻鼻黏膜水肿,鼻腔冲洗清除分泌物,必要时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过敏反应。
3、胃酸反流胃酸刺激食管引发反射性咳嗽,平卧时加重。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铝碳酸镁中和胃酸,需避免睡前进食并抬高床头15度。
4、慢性炎症持续感染导致支气管黏膜增生,出现晨起咳痰。阿奇霉素针对支原体感染,氨溴索促进排痰,长期咳嗽需行肺功能检查排除哮喘或COPD。
保持室内湿度50%左右,每日饮用1.5升温水,避免烟雾及冷空气刺激,若咳嗽超过8周需完善胸部CT检查。
一次性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防护等级、适用场景、结构设计和执行标准四个方面。
1、防护等级医用口罩需符合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三类,对细菌过滤效率有明确分级;一次性口罩多为日常防尘使用,未强制要求微生物过滤性能。
2、适用场景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门诊、手术室等医疗环境,能阻隔血液体液飞溅;一次性口罩仅适用于非医疗场景的颗粒物防护,不建议用于高风险医疗操作。
3、结构设计医用口罩采用三层熔喷布结构,含防水层和过滤层,鼻夹可塑形;普通一次性口罩多为单层或无纺布简易设计,密封性较差。
4、执行标准医用口罩执行YY/T 0969或GB 19083等国家标准,包装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一次性口罩通常执行GB/T 32610日常防护标准。
建议根据实际风险等级选择口罩类型,医疗环境必须使用医用级别口罩,日常通勤可选择符合标准的一次性防护口罩。